首页 >> 总是元曲最销魂 >> 总是元曲最销魂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上门女婿 穿成反派的我靠沙雕苟活 凡人修仙传 蛊真人 诛仙 雪遇 唐砖 超神机械师 春浓花娇芙蓉帐 风荷举 
总是元曲最销魂 王鹏 -  总是元曲最销魂全文阅读 -  总是元曲最销魂txt下载 -  总是元曲最销魂最新章节

第六章 未尝穷人苦,安知世人贫(4/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高明曾以“乐人易,动人难”(王世贞《曲藻》)评论传奇。用这两句话来评价张养浩的这支曲子也十分恰当,因为它很好地解决了“动人难”的问题。

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比颜御史费精神。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遏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乡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凶顽破胆心,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未戮乱朝臣。

这三首小令均是写于作者在陕西赈灾之时。据《元史》卷一七五《张养浩传》,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在退隐八年之后毅然出山,任陕西行台中丞,主持救灾事务。“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这三首曲子所表现的都是作者赈灾时的所作所为和所感。

第一首,记述作者亲登华山祈雨之事。起首两句所述的即是“祷雨于岳祠”和“出私钱以济之”二事,均是直言其事。“悲哀雨”,是指作者为祈雨而悲辛祷告。“亲登”、“自舍”,表明自己为赈灾之事鞠躬尽瘁。正因为作者为赈救饥民“终日无少怠”,爱民如子,故而百姓也视其如父母,“满城都道好官人”!事实上,张养浩自为官以来,一直都是众口交誉的好官,他早年任堂邑县尹时,就积极除暴安良,“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元史·张养浩传》)。元人苏天爵在《七聘堂记》中称赞张养浩曰:“执法牧民为贤令尹,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面对“好官人”的称赞,作者自然会有欣慰之感,但绝不会因此而自满得意,“还自哂”,是说作者面对称誉还深感不足,只是淡淡一笑而已。哂,自笑,自嘲。作者之所以会“自哂”,如果联系其人生经历来看,其中是包含着无数感慨的。本曲主要是就祈雨之事而言,所以下旬“比颜御史费精神”也与此相关。“颜御史”,是指唐代著名文人颜真卿,据《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载,他官为监察御史时,曾出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颜真卿当时并未专门求雨而天降甘霖,所以,张养浩不免“自哂”一番,与颜真卿相比,自己为祈雨可是费尽了心血啊!

第二首,重在抒发韶华不再的感慨。前二句也是直言自己赈灾时的作为,语言虽然直白但包含无限深情。“饿殍”,饿死而无人收殓者。“路逢”、“道遇”,表明作者是深入灾区体察灾情,而不是仅仅坐在衙门中指挥。“须亲问”、“必细询”,表明作者事必躬亲,周到严谨。通过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作者的爱民之心已显露无遗。可是,对于满城民众的称赞,作者却是深感遗憾,发出了“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的感叹。“白发满头新”,一是指自己毕竟年已花甲,不免有力不从心之感。二是用白发又“新”来说明救灾的紧迫,表明了作者内心的焦虑。而“只落的”三字,分明让人感到作者心中难言的牢骚。诗人素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可是在52岁时,在本应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不得不隐居独善,眼看着日月交替,空添了满头的白发。空有文武艺,不得济苍生。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景象,韶华已逝、精力难继的感慨就更为强烈了。作者这种悲郁交集的心情在【一枝花】《咏喜雨》套曲中也有相似的表达:“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言语之中同样透露出不平而无奈的情绪。

第三首,表现救灾工作的艰难和作者的政治抱负。前两句是说作者一方面全力救济善良的民众,一方面严惩趁火打劫、鱼肉百姓的豪强奸商。在封建时代,但凡灾祸发生,总会有一些丧尽天良的贪官和奸商会利用救灾之机而巧取豪夺,欺压百姓。前引的《元史·张养浩传》中就有“豪猾党蔽”以致“民大困”的明确记载。另外,《元史·食货志四》也有相关文字记载:“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用计巧取,弗能周及贫民。”所以,能令“廛市凶顽”生出“破胆心”,就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魄力和才能。而最后的一句感叹“未戮乱朝臣”,更加显示了诗人非凡的政治眼光和抱负,这一句感叹初看似乎文意有些跳跃,好像仅是抒发抒发政治感慨,与目前的救灾行动没有联系,其实,这句仍是由惩治“廛市凶顽”生发而来,因为,不论是就历史还是现实而论,天灾中的人祸更令人愤恨,而那些“廛市凶顽”常常是与“乱朝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元代无名氏杂剧《陈州粜米》,就生动地表现了刘衙内父子借赈灾之机,伙同粮仓斗子大发国难财的行径。所以,这一句感叹实有千钧之重!它深刻揭露了贪官凶顽与乡村良善之间的根本对立,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民本思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