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上门女婿 穿成反派的我靠沙雕苟活 蛊真人 凡人修仙传 诛仙 吞噬星空 凡人修仙传 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超神机械师 污名[重生]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张伟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txt下载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最新章节

黄宗羲藏书思想浅析(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黄宗羲藏书思想浅析

贾庆军

(宁波大学)

摘要:黄宗羲的藏书思想有如下几点:一、藏书难。首先,具备藏书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好读书且有能力藏书难;其次,藏书要经受种种天灾人祸的考验,使之存留长远则更难。二、藏书对传承文化作用巨大,藏书者功业至伟。三、藏书的最高境界是藏书、读书、文章三者并兼。黄宗羲的藏书思想也是其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黄宗羲 藏书记 藏书思想

黄宗羲的藏书甚丰,在当时也是有名的。他的藏书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一阁藏书记》、《传是楼藏书记》两篇记中。目前,学界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极为关注,而对他的藏书思想却鲜有论及,基于此,笔者尝试对其藏书思想做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在《天一阁藏书记》中,黄宗羲首先提出了藏书难的问题。他说:“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为何读书难呢?他说:“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崛起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每见其人有志读书,类有物以败之,故曰读书难。”读书人为了科举功名,在寒室埋头苦读,一生埋首故纸中,寒苦不断,可见读书之难。

读书之难,然而藏书更难。因为藏书者不仅需要自身爱好读书,而且要有能力和财力藏书。“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欧阳公曰:‘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二者正复难兼。”“好”而“有力”两者不能兼备,则难以藏书。通常情况下,好读书者往往贫穷,如明初重臣杨士奇,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贫无钱买书,即便是《史略》、《释文》、《十书直音》等普通书籍,也得用母亲卖掉母鸡后的钱才能购买。寻常书都买不起,藏书对他来说就更是遥不可及了。而有能力买书的人又多不喜读书,而是把金钱花在狗马声色之间,稍为清雅一点的则以把玩奇器为好,再高雅者则收藏书法名画,这也是玩的最高境界了。如果在把玩书籍的同时,再去培养对书的兴趣,那么他对书的爱好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因为他根本不会懂得书之易得与不易得,即使一时心血来潮,拿出数百金买回几捆坊间之书,并自诩拥有“百城之富”,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这不是真正的好书。所以,“藏书尤难”。

即使两者具备,但要让藏书传之久远,则又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曾乐观地说:“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他认为书是吉祥之物,其藏聚在哪里,哪里就产生金宝之气,并有祥云环绕保护着它。但黄宗羲则不以为然,就他的经历,足以说明书籍之厄不可胜数,远超过其带来的吉祥。如越中纽五溪世学楼藏书甚丰,但到崇祯庚午年间就散失了;辛巳年间,黄宗羲听闻焦氏欲以两千金一次性出售藏书,因自己无力出资,就劝好友冯邺仙买下,但不久冯氏所藏也遗失了;黄宗羲好友钱谦益的绛云楼藏书颇丰,两人曾相约闭关读书三年,但不久绛云楼突遭大火,所藏书籍付之一炬;江右陈士业颇好藏书,但经兵火后,藏书仅存《熊勿轩》一集;祁氏澹生堂藏书,因世乱而迁至化鹿寺,因常为僧人偷售,最后仅存举业讲章、各省志书;黄宗羲同乡孙月峰亦曾藏书,但丙戌之乱后毁于火。因此,书籍本身并不是吉祥之物,而是为造物者妒忌之品;上天不仅不会保护它,而且往往降灾于它。“是书者造物者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灾害之如此”,故“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而且近来藏书愈加困难,即使没有兵火之灾,藏书也很难长久。如大江以南,以藏书名者也就不过三四家,除黄虞稷千顷斋、曹秋岳静惕堂、徐乾学传是楼三家之外,就数范氏天一阁了。由此,黄宗羲赞叹天一阁,其藏书历经150年仍未见衰迹,实难能可贵。

然而,造物者降灾于书籍不仅没有使书籍因此而丧失其价值,反而更凸显出它的珍贵。春秋时晋国韩宣子访问鲁国,在太史处看到了《易象》与《鲁春秋》,不禁赞叹:“周礼尽在鲁矣!”可见两书之价值。而范氏能世代继承藏书之业,是否就可以说,礼也尽在范氏了?由此可见,书籍对传承人类文化所起的作用巨大,而藏书自然就是一种莫大之功业。因此,黄宗羲希望范氏子孙不要因为发生在书籍上的一些灾祸,就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乃至没有价值,不要把藏书之业等同于过眼云烟,而是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之,“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书籍仍是无价之宝,收集保护书籍功在千秋。

在《传是楼藏书记》中,黄宗羲将藏书的标准提高了一大截,对藏书者的要求更高。他说:

欧阳公曰:“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二者正是难兼。”至于书之为物,即聚而藏之矣;或不能读;即有能读之矣,或不能文章。求是三者而兼之,自古至今,盖不能数数然也。……古来藏书者,亦不乏兼收并蓄,锦轴牙签,争长于名画奇器之间,酒阑烛跋,充为耳目之玩,此可谓读乎?近世之以博洽名者,陈晦伯(耀文)、李于田(化龙)、胡元瑞(应麟)之流,皆不免疥驼书簏之诮;弇州(王世贞)、牧斋,好丑相半。上下三百年间,免于疑论者,宋景濂(濂)、唐荆川(顺之)二人,其次杨升庵(慎)、黄石斋(道周),森森武库,霜寒日耀,诚间世之学者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