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吞噬星空 上门女婿 蛊真人 教授帮帮忙 唐砖 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我的绝色小姨 书境的二次元日常目录 掌中之物 大道争锋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张伟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txt下载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最新章节

“甬上四先生”的《诗经》文献及其思想特质释论(4/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无邪之心,人皆有之,而不自知;起不知其所自,用不知其所以,终不知其所归,此思与天地同变化,此思与日月同运行。”“明乎此心,未始不善,未始不神,未始或息,则乾道在我矣。”“心本无体,清明如日月,变化如四时,众德自备,百年自有,未始不善,思虑不作,一无所倚,强名曰中,本心如此,自无邪僻,强名曰正,是其清明无体之妙,非血气也,非物也,有物有气血,则可得而屈息;非物非气血,则不可得而屈息。因其不可得而屈,不可得而息,故强名曰刚健,此人之心也,即天地之道也,一也,故天地可得而范围,万物可得而曲成。”“斯心即天之所以清明也,即地之所以博厚也,即日月之所以明,四时之所以行,万物之所以生也,即古今圣贤之所以同也。”

对此,岛田虔次总结说,杨简将陆九渊的“主观唯心论”极端化了,他实际上把陆九渊具体而生动的“心”变成了概念性的、静止的实体,而且赋予了“心”宇宙原理式的、万物一体式的特征。岛田认为,万物一体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以庄子、僧肇为其典型,将大小与有无的万物都看作是无差别的,这可以称作“万物齐一”;第二种类型主张以天地万物为自己的肢体,以天地万物的感受为自己的感受,程颢的理念可为代表,张载的“民胞物与”论最为精到。杨简所论,属于第一种类型,更具有形而上学的表现。《慈湖诗传》解《诗》不像二程、朱熹倾向于将《诗》的内容以及其所表现的意蕴作道德化解读,而是借《诗》来阐发他的心学理论。如其解《周南·关雎》云:“是诗后妃思得贞静之淑女以事君子,求之之切,至于寤寐不忘,猗与至哉。此诚确无伪之心,不忌不妒之心,即道心,即天地之心,鬼神之心,百圣之心。”又释《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首男女相思的主题诗:“此不敢犯礼之心,即正心,亦道心,亦天地鬼神之心。彼不知道者,必以为粗近之心,非精微之心,吾则曰:此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之心。”

杨简对“心”的理解,贯穿着本体之心的内在理蕴,心作为宇宙之本,内在于个体生命之中:“人皆有至灵至神至明之妙,即舜之所谓道心,而人不自知也。”“此心人所自有也,不学而能也,不虑而知也,心之精神是谓圣,果如吾圣人之言也。”他认为,心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先天地具有超越性:“此心非物,无形,无限量,无终始,无古今,无时不然。”“寂然无所有,忽焉而出,如思念外物外事则远出,直至于千万里之外,或穷九霄之上,或深及九地之下,又忽焉而入,如在乎吾身之中。”心最可贵的特性是自神自明:具备先验的道德灵明:“道心发用,寂然不动,虽无思无为,而万物毕照,万理洞见,如日月之光,虽无心而毕照,天下岂一无所用其心力哉?”

杨简所理解的“心”,睿智而明慧,洞彻而高明,且是天然生就的道德灵明,它“虚明无体象,广大无际量,日用云为,虚灵变化。实不曾动,不曾静,不曾生,不曾死。而人谓之动,谓之静,谓之生,谓之死,昼夜常光明,起意则昏则非”。这是一种“无实体”的存在,说明的是心的虚明,但并非空无一物,“人心诚实无他,本体清明,本用神明,刚健中正,纯粹精一,乾元在斯,坤元在斯,有感有应,无不通矣”。形而上的本体之心展现于宇宙万物之中,开拓出活泼泼的自然世界和人文价值的世界。虚明无体的本心精深而圆融,“范围天地,发育万物”,是这个有形世界的创造者。因此,陈钟凡认为杨简“倡绝对自我说,以我之一心,为万法之根源,与释氏‘万法惟心,心外无法’之说合”,并指出“九渊援儒入释,说犹涵混,至(杨)简发挥透辟,足补其说之所未备”,可谓精辟之论。

杨简倡导“毋意”,并不意味着反对任何意识活动,他虽然认识到人们在思索和决断时会因物而生“意”,又因“意”扰乱“本心”之澄明而违反良知,故而提倡以自然静定之“心”去规范与模铸世界。世间万物纷杂万千,但“心”如明镜,澄然而静,此为“不起意”,其实就是“心”自然顺应伦理规范的自觉行为,是本心自然形成的道德良知的当即反应,而不是消极的不思虑、不作为。他认为,圣贤存养工夫,千言万语,关键在于使心保持无尘无垢、寂然不动的纯真状态:“当敬不敬谓之悖,当正不正谓之谀。是中适莫俱难着,意态微生已觉疏。”“不动乎意,非木石然也。中正平常正直之心,非意也。《书》曰:‘夙夜惟寅,直哉惟清。’此之谓也。于平常正直之心而起乎意焉,不正不直焉,则浑浊矣,非清也。人性本清明,起乎意始昏;不起乎意,则未始不清明。清明无体无我,如水如鉴。”他一再强调“毋意”即《尚书》中大禹要求的“安汝止”:“夫道,平夷而已矣,动乎意则失之,故孔子之毋意,禹之安汝止。”“意”的微妙之处,在于它很容易混同于“心”,而人心本是虚明无体的,在“心”那里,还没有形成对立的善恶:“此心之神无所不通,此心之明无所不照,昭明如鉴,不假致察,美恶自明,洪纤自辨。……吾心未常有是非利害,而亦未常无是非利害。人心之妙,曲折万变,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而后天的“意”一旦出现,就成为恶的来源:“意起我立,闭固碍善者?”这样,“心”好比清朗之天,“意”就如遮蔽清朗的云,“云气”遮蔽了“太虚”,使人丧失本性,便产生道德上的“恶”。“心”是寂然不动的存在,一切的“动”和“起”都是对这种纯粹至善的“心”的偏离,都属于“意”的范畴。所以,“意”是个人的私欲和偏见,一切从后天习得的不良嗜好,以及不合乎道德本能的意识活动。一切有形象、有差别、有是非的知识形态和偏执的信仰,一切与人的感觉、思维活动相关的观念,一切有主客分别的认识活动都属于“意”,都会妨碍和阻隔人对本体之善的把握。既然恶的来源被归结为“意”,那么通过“毋意”的修养工夫便可维护本心之善,使“心”恢复到寂然不动和无尘无垢的本来状态。因此,杨简的“不起意”,其实就是“心”的自然和静定,是本心自然形成的道德良知的当即反应,而不是消极的不思虑与不作为。

喜欢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请大家收藏:(m.xindingdianxsw.com)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