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上门女婿 穿成反派的我靠沙雕苟活 蛊真人 凡人修仙传 诛仙 吞噬星空 凡人修仙传 雪遇 唐砖 书境的二次元日常目录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张伟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txt下载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最新章节

论刘安节及其所编《伊川语录》(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论刘安节及其所编《伊川语录》

——兼论两宋之际《二程语录》的整理与流传

申绪璐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永嘉九先生”之一的刘安节早年师事程颐,其编撰的《伊川语录》收于朱熹所编《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在《程氏遗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卷:一方面,在数量上,该卷共259条,仅次于吕大临所记的卷第二(上、下);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其所记载的仁学思想、“敬”的工夫以及修身养气等都是程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此外,在编撰形式上,刘安节所编《伊川语录》是《程氏遗书》中唯一按内容分类汇编的一卷,完全可以称作“伊川语类”。最后,有关该卷的流传,牵涉到道南一脉杨时的弟子陈渊,反映出两宋之际二程著作整理与传播情况。

关键词:程颐 刘安节 杨时 陈渊 程氏遗书

朱熹于乾道四年(1168)编撰的《河南程氏遗书》,作为保留二程理学思想不可或缺的资料,备受重视。《程氏遗书》共25卷,除卷第五、六、七、八、九以及卷第十六、十七共7卷不知何人所记以外,其他皆注明记录者的名字,甚至版本来历。在此25卷中,标记为“刘元承手编”的卷十八,不仅编排形式上与《程氏遗书》其他各卷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极为重要。

《程氏遗书》卷十八在保留程颐思想内容上的重要性暂且不论。仅从数量上来说,《程氏遗书》卷十八共259条,仅次于卷第二(上、下)的吕大临所记共269条。其次,在形式上与他卷不同,卷十八的条目排列明显地按照一定的思想体系进行编排整理。如果说《程氏遗书》的其他各卷是二程语录的话,那么卷十八完全可以称作分类整理的二程“语类”。就该卷的流传来说,卷十八虽为刘安节所编,却是建炎元年(1127)十月刘安节之子刘诚任江西临川主簿时,赠与杨时的女婿、陈瓘的侄子陈渊,从而流传于世。这里亦反映了两宋之际道学士人的交往以及二程著作的流传信息。以下,本文将围绕刘安节问学二程以及《伊川语录》的编纂,《程氏遗书》卷十八内容、编排特色以及两宋之际二程著作的流传情况,依次予以讨论。

一、刘安节与《伊川语录》

刘安节,字元承,温州永嘉人,熙宁元年(1068)生,政和六年(1116)夏五月卒,元符三年(1100)进士。刘安节与其堂弟刘安上(字元礼)一同师事程颐,人称大刘、小刘,并与许景衡、周行己等人一并被称作“永嘉元丰九先生”。朱熹《伊洛渊源录》中,收录了许景衡为其所作的《墓志铭》。黄宗羲《宋元学案》中记有“知州大刘先生安节”,不过其内容基本源自许景衡的《墓志铭》。

受研究资料等方面原因的限制,学界对于刘安节大多是作为“永嘉元丰九先生”之一而进行研究。另据杨万里所论,刘安节等人早年师事乡贤林石。林石主张“为己之学”,这与二程主张的道学思想一致。另据许景衡所作的《墓志铭》记载,刘安节“既冠,游太学”。刘安节的既冠之年是元祐二年(1087),正是旧法党人重振之时。此时,刘安节兄弟到京师,想必亦受这样的风气影响。不过有趣的是,许景衡的《墓志铭》中丝毫没有提及其师事程颐以及编撰《伊川语录》之事,这大概与徽宗时期的政治气氛有关。考虑到之后的新旧党争,刘安节兄弟师事程颐,应在元祐年间。

元符二年(1099)九月,因立刘氏为后一事,邹浩上书极谏,触怒哲宗,而被削官羁管。在送别邹浩的人中,就有刘安节。《墓志铭》中提及:“邹公浩以右正言得罪,公与其所厚者数辈,追路劳勉之。”由此可见,元符末年虽然旧法一派不断地遭到打击,但仍然有着极强的凝聚力,而刘安节亦自觉地参与旧法党人的活动。

程颐评价刘安节“只它守得定,不变却,亦早是好手”。对洛学的传播过程中刘安节的作用,真德秀指出:“若周恭叔(周行己)、刘元承(刘安节)得之为永嘉之学。”肯定了刘安节对于洛学于浙东传播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刘安节整理的《伊川语录》一卷,成为研究程颐思想的重要资料。

二程生前,已经有不少门人记录的语录流传。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的谢良佐即指出:“昔从明道、伊川学者,多有《语录》……二刘(刘安节、刘安上)各录得数册。”谢良佐特别提出刘安节兄弟整理的《伊川语录》,可见在当时二人整理语录,已经为道学家所重视。对于刘安节所整理的《伊川语录》的重要性,高闶亦曾经指出:“伊川先生议论不事文采,岂有意于传远哉?然独班班可考者,以有刘元承之徒口为传授故也。”身为南宋初年重要理学人物的高闶,充分肯定了刘安节等人通过整理《伊川语录》,对于二程之学传播的重要性。陆敏珍由朱熹所说“伊川语,各随学者意所录……永嘉诸公语絮”一语指出,以周行己、刘元承为代表的永嘉学者,已经成为具有自身含义的一种知识群体。虽然由于资料的缺失,具体情况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在北宋末年,刘安节及其编纂的《伊川语录》已经在道学群体中获得了重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