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 >>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吞噬星空 上门女婿 教授帮帮忙 蛊真人 凡人修仙传 唐砖 我的绝色小姨 书境的二次元日常目录 掌中之物 完美世界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 张伟 -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全文阅读 -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txt下载 -  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最新章节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特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制造业中企业规模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产业组织变化的反映,产业组织的变化决定行业企业的规模结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影响产业组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变化;由产业技术、经济、组织和销售特点决定的进入和退出障碍;政府的规制壁垒。而对于我国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因此,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基本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政治局势和强烈的赶超意识使我国选择了苏联集中各种资源进行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在若干制造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大跃进”之后,由于在经济发展思路上的偏失,使得制造业的发展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效率,大量的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中小企业广泛地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5.1.1 工业化初期的赶超战略,形成众多大型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苏联工业化初期的赶超战略,使我国在短短的7~8年间,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的我国制造业产业组织格局。其原因有三点:第一,在新兴的工业部门中,由于新兴工业部门一开始建立企业便处于与苏联几乎相同的规模经济水平上,因此,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第二,对于原有旧工业部门的改扩建,也催生了一批大企业,如棉纺厂的平均规模由1949年的20200支纱锭发展到1957年的43600支。第三,随着公私合营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了改组合并,如上海把2.6万个中小工厂按产品协作原则合并为8个专业公司、1.6万个企业,迅速提高了企业规模。这种“拔苗助长”式的促进大型企业形成的方式在我国工业化初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有助于工业体系的建立。但是,通过非市场化形成的这些大型企业,在行业中犹如“孤岛”一般,它们与周围的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在技术、组织管理和产品上存在较大差距,形成了行业中企业分布的“二元结构”,即先进的大型企业和落后的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

5.1.2 “大跃进”以后制造业的散乱现象

由于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不顾现实经济的超经济的思路,“大跃进”以及后来的“三线”、“五小”使我国制造业企业遍地开花,制造业的发展出现散乱现象。尽管企业规模小,但是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基于分工协作的联系。

在“大跃进”中,各地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上的跃进,追求速度和数量,竞相上马新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技术和产品水平都比较低。从宏观来看,各地形成了产业同构,地区之间没有分工,市场封闭,企业难于成长壮大。在这一时期,政府曾尝试通过政府行为突破条块分割,组建大型的工业“托拉斯”以优化产业组织,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种专业公司和企业集团的雏形就是这种“托拉斯”。这种“托拉斯”组织尽管在表面上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但是实际上其内部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各单位还是各自为政。

20世纪60年代,遍布我国广大西部地区的“三线”建设加速了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整个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西部地区建立起的国内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型企业群,由于与当地落后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致使企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资金密集型生产设备,以及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得不到发挥,造成企业效率低下,而当地的经济又得不到有效发展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沿海许多地区和骨干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扩大企业规模正当时,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了实现整体平衡发展和备战的需要,在宏观经济的布局上违背资源禀赋规律,将资金和人力移向西部,在效益低下的环境下铺摊子。最终的结果使得我国企业规模平均化,企业的规模经济得不到实现,产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赶超战略下大型企业大规模的建设和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中大批企业的西迁构筑了我国整体的初步工业化体系,那么20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的“五小”工业则奠定了我国地方工业化的格局。“五小”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地方工业的主体,尽管效益低下,但是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五小”工业的存在,使得产业集中度降低,企业的平均规模减小,产业组织恶化。

5.1.3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特点

经过近30年的工业化的过程,我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各个制造业领域有一批大规模的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仍占有优势。

这一时期,制造业企业规模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一些主要的制造业领域,低效的不具备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广泛存在,这降低了行业中企业的平均规模,行业整体规模经济水平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机械工业的企业数、企业人数的平均规模、企业平均产值和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分别为:9.07(万个)、202(人)、99.1(万美元)、0.23(万美元)。而同期日本机械工业为:14.9(万个)、31(人)、277.6(万美元)、1.71(万美元);美国机械工业企业数、企业人数的平均规模、企业平均产值为:12.2(万个)、70.4(人)、612(万美元)。由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与日本和美国的差距是明显的。二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追求成为全能型的工厂,这导致大量设备闲置,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1978年,我国机床使用部门(而不是机床制造部门)的机床拥有量占全国机床拥有量的1/3,而同期美国机床使用部门的机床拥有量只占全国机床拥有量的1/10,相比之下,我国机床大量闲置,使用效率较低。

喜欢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请大家收藏:(m.xindingdianxsw.com)转型期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及结构优化研究顶点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