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上门女婿 穿成反派的我靠沙雕苟活 蛊真人 凡人修仙传 诛仙 吞噬星空 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超神机械师 污名[重生] 掌中之物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 张伟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全文阅读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txt下载 -  浙东文化研究(第2辑)最新章节

全祖望《鲒埼亭集》对黄宗羲学行论衡之辨析(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全祖望《鲒埼亭集》对黄宗羲学行论衡之辨析

张天杰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全祖望私淑于黄宗羲,被公认为可以解释黄氏学术的学者,所撰《鲒埼亭集》收录《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甬上证人书院记》、《答诸生问南雷学术帖子》等文,对黄氏学行之得失做了深入论析。全祖望曾编《南雷黄子大全集》,撰有多篇题跋及《与郑南谿论明儒学案事目》,也是研究黄氏学术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全祖望 黄宗羲《鲒埼亭集》学行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为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的私淑弟子。黄宗羲的高足郑梁(1636—1713,字禹梅)之子郑性(1665—1743,号南溪)就曾对全祖望说:“先人既没,知黄氏之学者,吾子而已。”后来,黄宗羲之孙黄千人(1694—1771)敦请他撰写《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也就是因为当时能够全面解释梨洲之学的也只有全祖望了。

除了《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鲒埼亭集》中还收录了全祖望论及黄宗羲学行的近二十篇文章,如《甬上证人书院记》、《二老阁藏书记》、《答诸生问南雷学术帖子》等。这一方面体现了全祖望为表彰黄宗羲的学术贡献,所做的工作是全方位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全祖望并不盲目尊师,他对黄宗羲的某些观点有所指摘或持保留态度。还有《黄梨洲易学象数论书后》、《跋黄梨洲孟子解》、《跋梨洲先生行朝录》、《梨洲先生思旧录序》等题跋,则是其编校《南雷黄子大全集》的成果,值得关注。另外,还有一篇《与郑南溪论明儒学案事目》则是研究《明儒学案》的重要文献。

全祖望《鲒埼亭集》中的这些文献,对黄宗羲的学行做了全面的论衡与细致的考辨。可以说,全祖望是第一个全方位研究黄宗羲的学者,他对黄宗羲学行的评定被推为公论,也为黄宗羲在学术史中做了定位。目前,学界对全祖望的这些文献零星引述较多且集中于三两篇内,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研究,故撰此专文,以求正方家。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是全祖望碑版类撰述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其子百家为之行略,以求埏道之文于门生郑高州梁,而不果作,既又属之朱检讨彝尊,亦未就,迄今四十余年无墓碑。”黄宗羲之子黄百家(1643—1709)曾请郑梁、朱彝尊(1629—1709)等人写碑文而未成。故此碑文的重要意义,既是因为黄宗羲在死后四十年终于有了一篇完整的碑文,也是因为对黄宗羲的学行终于有了全面而公正的评价。该文对于黄宗羲学行的评价,几乎被推为公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开篇即指出了黄百家所撰《先遗献文孝公梨洲府君行略》的不足,他说:

然予读行略,中固嗛嗛多未尽者,盖当时尚不免有所嫌讳也。公之理学文章,圣祖仁皇帝知之,固当炳炳百世。特是公生平事实甚繁,世之称之者,不过曰始为党锢,后为遗逸,而中间陵谷崎岖,起军、乞师、从亡诸大案,有为史氏所不详者。

黄百家所撰《行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黄宗羲的“起军、乞师、从亡”等抗清事迹语焉不详;二是对黄宗羲学术的评价不够全面、到位。《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则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黄宗羲的学行。

先来看黄宗羲的“行”。全祖望“捃摭公遗书,参以《行略》”,详述了黄宗羲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如入京申冤、问学蕺山、公揭阮贼等。对黄宗羲抗清活动的记述则更是详之又详,如招募“世忠营”,在鲁王政权中的谋划建言,乞师日本,抗清失败之后隐姓埋名、颠沛流离,等等,特别就黄宗羲本人是否参与乞师日本一事,在碑文之后专门附上考证:

公有《日本乞师纪》,但载冯侍郎奉使始末,而于己无豫,诸家亦未有言公曾东行者。乃《避地赋》则有曰:“历长崎与萨斯玛兮,方粉饰夫隆平;招商人以书舶兮,七昱缘于东京;予既恶其汰侈兮,日者亦言帝杀夫青龙;返旆而西行兮,胡为乎泥中!”则是公尝偕冯以行,而后讳之,顾略见其事于赋。予以问公孙千人,亦愕然不知也。事经百年,始考得之。

黄宗羲自己撰写的《日本乞师纪》因忌讳故未提及自己,所以当时人对其是否到过日本不敢明言,就连其孙黄千人也不清楚此事。全祖望以黄宗羲的《避地赋》来考证此事,使得此事在百年之后第一次得以澄清。最后又详述复明无望之后从事讲学、著述、钞书、归隐、拒仕以及助修《明史》等事迹,可谓原原本本,历历在目。

再来看黄宗羲的“学”。全祖望对梨洲之学有着深刻的领悟,主要体现在学术渊源、宗旨、著述三个方面的总结上。

第一,梳理黄宗羲的学术渊源。《梨洲先生神道碑文》云:

忠端公之被逮也,谓公曰:“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可读《献征录》。”公遂自《明十三朝实录》上溯《二十一史》,靡不究心,而归宿于诸经。既治经,则旁求之九流百家,于书无所不窥者。愤科举之学锢人生平,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斋黄氏、吴中则绛云楼钱氏,穷年搜讨。游屐所至,遍历通衢委巷,搜鬻故书,薄暮,一童肩负而返,乘夜丹铅,次日复出,率以为常。是时,山阴刘忠介公倡道蕺山,忠端公遗命令公从之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万古神帝 大奉打更人 黎明之剑 校花的贴身高手 沧元图 率土之滨 诸界末日在线 轮回乐园 傲娇校花爱上我 蛊真人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 万族之劫 夜的命名术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吞噬星空